文字: 于善祿
網站: LULUSHARP
【本文首登於《自由時報》〈自由副刊〉D9版,2011年4月25日。】
走過十年,綠光劇團的「人間條件」系列累積了四個戲碼,而且即將在「民國百年」的五、六月間,依著週次,按照系列順 序,每個禮拜演出一齣,肯定會成為今年臺灣劇場界的話題之一;而對於喜歡或風聞過這個系列的觀眾來說,應該也是難得的機會,這儼然是一個非常「澎湃」的流 水席,可以在一個月內,將看過或錯過的戲碼再看一遍,回味或嘗鮮,各取所需。
這個系列的編導吳念真在很多場合都提到,他最想表現的主題是「了解」與「溝通」。這不單單是人與人之間(「人間」) 的主要構成條件,其實也是許多劇場創作者對於演出與觀眾之間關係的想像與期待,不管是人與人,還是戲與人,都希望「之間」是溝通無礙;然而,更重要的是, 哪些條件才能促成了解與溝通?我認為這才是到目前為止、這四齣戲最感人之處,甚至提醒了當今各個世代的劇場觀眾,在臺灣人的情感結構裡頭,曾有過(或一直 有著)這些真情摯性:平安、幸福、堅強、道義、承諾、夢想、青春、責任等。
近幾年來,我有每月看《道德月刊》(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發行、免費贈閱)的習慣,每一期都有道德主題,就像是中、 小學每週寫在黑板上的中心德目,讀時每每低頭吟想,現代人是否常在忙碌的生活當中,忘了(或不知)這些珍貴的道德教育。這是我看「人間條件」系列演出作 品,最常聯想到的一件事。
而不管是忘了還是不知,很重要的是,都牽涉到「教育」。不過,倘若我們稍微注意一下,在這個系列裡,吳念真透過戲劇 故事與人物所要表達的教育,都不是讀書人、知識分子那一套,而是上一代(尤其是成長於日治時期的世代)的身教與言教,他們通常學歷不高,但是卻能將這些優 良的品德質素化於生活教育當中,在親子管教、祖孫情誼(大家都應該還記得黃韻玲一人飾阿嬤、孫女兩角吧)、手足情深(但在戲裡通常是「情淺」)、族群融合 的過程裡,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戲之所以感人肺腑,多半就在這些情感糾葛的橋段裡。
既有糾葛,就不一定理得清,比如「條件一」裡的祖孫三代、「條件二」裡Yuki(黃韻玲、林美秀分飾)和她生命中的 孩子和男人們、「條件三」裡阿玲(黃韻玲飾)與三個年輕人,尤其是「條件四」裡學歷、職業、性格各異的姐(林美秀飾)妹(黃韻玲飾),不論是親情、友情或 是愛情,都因為血緣關係或感情債而無法掙脫,而必須以「一世人」遺憾與留戀來償還,但怎麼也還不完,甚至還不起。在這幾齣戲的結尾,編導吳念真總會安排所 有糾葛的小人物齊聚或再聚(不管是生是死或是魂魄附身等方式),讓生死的超越詩意地度脫人生,表達心願。
我曾在「條件三」的劇評裡寫道:「彷彿將一輩子的心力與情感投注在某些人與某些事上頭,這是一種對人生的全力以赴, 就像火車賣力地行駛在軌道上一樣,偶有和其他列車相會、或者在同一車站暫歇,但隨即又繼續往前行駛:人生就像在車窗外飛逝的風景一般,無法再重新來過。」 至今我仍然認為,這種「一世人」的人生哲學,幾乎是臺灣人面對情感表達時,含蓄而堅強的生命態度。
這些人物、這些情感、這些故事,吳念真並沒有將它們架空來描寫,而是將其置放在臺灣歷史的時空脈絡中,從日治時期, 到二二八,到1950、60年代,一直到我們所處的現當代,我們甚至看到了這中間所經歷的三個世代,在情感、價值觀、言行舉止的表達上,因著時代的變革與 演進,而漸漸淡薄與扭曲。吳念真曾說他是不碰政治的,政治在這個系列當中,除了當作時代變遷的大背景之外,最常出現的樣貌就是鬧劇化與虛假化,每每在演出 的當下,都不乏政治人物與政治事件被拿到戲劇冷嘲熱諷一番,讓觀眾可以在劇場看戲時出一口悶氣。
這個系列的最大功臣除了編導吳念真之外,應屬黃韻玲與林美秀(從「條件二」開始加入),兩人戲份很重均不在話下,兩 人也演活了幾個女性形象:阿嬤、阿美(黃韻玲一人飾兩角)、Yuki(黃韻玲、林美秀兩人飾一角)、阿玲(黃韻玲飾)、阿秀(林美秀飾)、美女(林美秀 飾)、美真(黃韻玲飾),從祖孫,到母親、姨甥、姐妹等,不管是什麼樣的扮演關係,跨度之大,都讓人印象深刻,也直覺這個系列倘若再有後續,非兩人主演不 可。
吳念真不只會寫女人,他筆下的男人也有情有義,除了羅北安所飾演的山東仔,當然就是李永豐所飾演的里長伯、武雄、阿國、賊頭,他滿口飆髒話(且都是吳念真叫他自己加的)幾乎已經成了這個系列的獨特風景,不過我們偶爾還是可以在其粗野中看到部分細膩,這點是感人的。
如果問我最喜歡哪一齣,我暫時的回答是「條件三」。「條件一」可能由於是系列首部作品,取悅觀眾、抓住觀眾的成分居 多;「條件二」觸及二二八的亡靈、女人持家的堅強與艱辛、道義與承諾的沉重,歷史與生命的重量感都很足夠,所以只能透過Yuki的鋼琴彈奏聲藉以抒情; 「條件四」以姐妹不同的學歷、職業、性格為對立二元,反知識菁英的刻意品味,辯證的結構感很剛硬。所以我暫時最喜歡「條件三」,有1950、1960年代 臺灣社會的純樸,有千絲萬縷的情感糾葛,有芋頭蕃薯的族群融合,有青春與懷舊,有夢想與追尋,還有我成長歲月中極為重要的中華商場記憶,這些林林總總的原 因,讓我對「條件三」愛不釋手。
不管人間的條件究竟是情,是義,還是愛,這其中的故事是說不完的,因為沒有任何兩個人生故事是一模一樣的,我們期待再看到、聽到「這些地方」「這些人」的「那些事」!
來源連結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