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西
從昨日戒嚴到未來社會
在王墨林的眾多論述裡,「戒嚴」無疑是組關鍵詞。他以為,台灣未曾清算「戒嚴」,清算的意思並不是平反,而是指「我們創造了怎樣的話語來敘述這四十年的戒嚴史」。戒嚴導致了身體的空白化與閹割化,雖然解嚴以後,台灣逐漸走向民主政治、文明社會的道路,可是實際上並沒有通過深度的談論來敘述戒嚴,因此,「也就沒有能力去看到現在的管理機制仍然利用了戒嚴的意識型態在管理這個社會,更令人受挫的是,自身不自覺地被戒嚴意識型態管理化」。
台灣幾十年來亦步亦趨地追隨西方資本主義的現代化過程,其實更像是漫無方向的追趕西方現代化的形式,現代化不等同現代性,相較於日本通過建立公共性支撐現代化發展歷程,台灣雖然也逐步拉出公民社會的空間,但受到國家干涉主義強盛不衰,以及文化生產過度倚賴國家及學院體制,王墨林認為,台灣社會要做到「公共性」,成為建構現代性的一個重要能動,大概還有遙遠的路要走。
★憂鬱與激進之間的戰鬥身影
認識王墨林的人,慣於稱呼他大墨或王伯伯(ㄅㄟㄅㄟ),王老師這種學院式的稱呼他不愛。一直以來,在劇場的圈子裡,他以一位學院體制外的小劇場編導、評論人、策展人的身分,持續進出劇場,做戲、看戲、寫戲。毫不嘴軟的大砲性格,則是另一個高辨識度的印記;比如雲門舞集自創團以來就受到王墨林從一而終的「關注」,以及去年「蘭陵三十」重現經典《貓的天堂》時,他和卓明於舞台上大批蘭陵劇坊的情景,我雖未目睹,但那卻已成劇場內圈皆知的新聞。
當與他同代的馬森、鍾明德等人早已從小劇場消失時,唯有他還持續出入各小劇場;沒有學院薪餉的支持,連各藝文補助或競賽的評審名單也幾乎沒有他,卻不斷做著一堆吃力不討好、低投資報酬率的事情,他的身後沒有徒子徒孫跟隨,他擁有資源卻不善分配資源。
我問,沒有想過教書嗎?他說,「像當前台灣學校被成立的形態這樣,既不能脫離由產、官、學複合體所建構的知識生產體系,卻又一心一意要掌握詮釋各種分類學科的話語權,學校對我就是一座埋葬靈魂的墳窟」。
聽來有一種孤獨的味道。
孤獨,在王墨林的現實生活和藝術創作裡無所不在,有時候是一種寂靜,比如他回答自己創作的習慣:「我只需要寂靜,甚至是無我的寂靜,就是一個字一個字慢慢讓它浮現出來,然後在形成了一句一句的詞語之後,我才反覆來回地在段落之間,用口誦推敲其通順的語意,我在寂靜之中,甚至聽不到房間另一人的脚步聲,如此我才能專心於煉我的文字煉金術。」此狀態或如希尼的詩句:「我寫詩/是為了認識自己,使黑暗發出回音」。
他就是在這樣的寂靜中,緩緩建構著自成一派的「幽微史學」。黑暗或者幽微,從來都是閱讀王墨林的關鍵詞;從黑暗裡體會自處,從幽微裡發現能動,在個人身體的歷史之上,鑿掘自己與社會、時代的關係。「具有了憂鬱的書寫者及激進的思考者的雙重身分」乃王墨林給予作家的定義,憂鬱與激進之間,映照著他與體制不斷戰鬥著的身影。
王墨林始終於困頓的現實中保持批判的能量,我想起2008年5月,不諳網路的他竟然架起一個部落格〈One People文化對決網路行動〉,針對文化政策、文建會主委連續寫了數篇批判文章,其中一封信件的內文,裡面有一段這麼說:
※你向國家爭取任何權益
是你作為國民應享的權利
但別忘了
你向國家提醒:你們做錯了!
更是你作為國民應盡的義務※
我讀著,憂鬱了起來,心想這樣的人才是最愛台灣的,只是這個社會的多數顯然並不這麼覺得。王墨林被忽視的身影,其實是社會揮之不去的一組疾病隱喻。一直以來,王墨林站在個人與國家的邊界上,頻頻以文字、以語言、以劇場,搖動我們對於體制、規範以及國家的認知,搖動以後,我們才發現,原來邊界並非早先劃定的,而是隨著我們對抗的力量,不斷前延或後縮的。
罹癌以後,心反而定了
自稱為虛無主義者,信仰無政府主義、左派的王墨林,卻在2000年受洗為基督徒。他心目中的耶穌,不是白人,而是黑皮膚的中東農夫,不過儘管如此,他仍不斷質疑自己的信仰。直到2005年被診斷罹患癌症,使他對於信仰的看法,反而因為這一次突如其來的生命事件,得以重新釐清,那些關於信仰與自由,活著與死亡的命題。死亡不再是概念,而是具體的事物,因為如此,心反而定了。
而且,他的劇場工作並沒有因此停擺,今夏甫結束受邀至韓國釜山《我們的母親》擔任導演工作,年底又請來硬底子演員李天柱、陳文彬,演出《荒原》一劇(編按:今日起至週日,於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
一晃眼,幾十年過去了,王墨林說,他最愛的還是當導演。
※本文刊於《文訊雜誌》第302期(2010.12)
【後記】
本文與雜誌刊登版微有修辭之出入。寫作此文期間,反覆翻閱的書籍有幾,現列舉,以表對這些作者、編者感謝之意,亦提供有心人士參考:
‧王墨林,《台灣身體論:王墨林評論集1979-2009 第一卷》,左耳文化,2009年6月。
‧鄭慧華主編,《藝術與社會:當代藝術家專文與訪談》,台北市立美術館,2009年12月。(此書內容均可見於http://praxis.tw/)
‧楊澤主編,《縱浪談》,時報文化,1996年11月。
‧王婉容、許瑞芳主編,《劇場事6:應用劇場專題》,台南人劇團,2008年12月。
‧于善祿,<王墨林與身體氣象館年表>,http://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post/1264512896。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