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coolmoon
網站:我乃文字
出於對「戲劇顧問」(dramaturgy)的好奇,選修楊莉莉老師的課,恰好這學期主題是「易卜生」,使我整個人陷入關於這位十九時世紀下半葉戲劇寫實主義大師的資料漩渦之中。
在我看來易大師是個一板一眼、不苟言笑的大鬍子,看似條理分明,但其實壓抑太過,經常意在言外、搞神秘而不自知。國人對他熟悉的往往是那種富有「革命意識」、話又講得很白的作品,如《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敵》,至於他《羅士馬山莊》、《布蘭德》、《柏克曼》之流的劇作,本質上陰鬱晦澀,要是他光寫後面一類恐怕永遠都紅不出歐洲。
總之,我因此重讀《劇場事 2》(2005)藍劍虹為該年九月鍾欣志導演的《人民公敵》(黑門山上的劇團) 所寫的劇評。文中漂亮地引述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的話:「我的意圖並不是要處理真理的問題,而是說真話者的問題,或者說真話作為一種活動的問題」,並認為易卜生符合傅柯所說的說真話的人(P.59)。
其實我讀的不是劇評,而咀嚼著「說真話」如何被問題化的過程。畢竟劇場並非理念宣傳或政治立場的載具,根據這篇文章的另一引述(俄國戲劇家N.Evreinov):「戲劇中的政治性不是存在於內容之中,而是存在於舞台上和觀眾席的關係之中。」
正讀著想著,突然有人跟我提起70年代白雅燦事件,事件主角維基查得到,連大陸的華夏經緯網站也查得到,然而我完全沒印象。這是關於一個「說真話的人」的故事:法律系畢業的他,1975年參加增額民意代表選舉時,提出二十九條質疑,如要求現任元首公布財產、質問前元首有沒有繳遺產稅、要求元首的兒女回國居住、釋放政治犯、與中共重啟談判等等--現在讀來根本是基本訴求--當時可是冒犯大忌,未經審判就被以「違反基本國策」、「顯然企圖鼓動叛亂情緒」、「著手實行叛亂罪」的罪名判無期徒刑,囚於綠島。
十二年後,白雅燦被釋放了,然而當年他說的話已經滿街人都在說,誰都忘了誰曾講過,誰又付出甚麼代價。再隔四年--1992年--白雅燦出來參選全面開放後的第二屆立法委員,但僅得到不足一千票而敗北,完全淡出輿論。
易卜生的時代距今超過一百年了。僅以不滿百年的眼光檢視歷史,同一句話可以從重如泰山變成輕如鴻毛,真話的重量豈僅在於內容?說的時機、說的方式、說的是誰……,無一不可以決定真話的「分量」。在真話如此輕盈的時代,說真話的人於今何在,令人唏噓。
延伸閱讀:芒果日報:罵總統的自由不是天下掉下來的禮物—從白雅燦事件談起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讀書雜記】說真話的人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MJKC 每週看戲俱樂部 http://mjkc.tw
Email: theatre.tw@gmail.com
Email: theatre.tw@gmail.com
1 意見:
正尉 : 啊 我對戲劇顧問也很感興趣的說
楊莉莉有開戲劇顧問的課!?
張貼留言